肾脏误区:不吃盐对肾脏有利?
过度摄入盐会增加肾脏负担,增加肾脏病发病率,而对已有肾脏病患者的影响则是加速肾衰竭,导致更快速地进入尿毒症期,因此医生会嘱咐肾脏病患者低盐饮食。
当肾功能减退后,尿量减少,很多肾友就更不敢吃盐,甚至干脆完全禁盐。
认为“不吃盐对肾脏有利”,这是比较常见的误区。
肾病患者低盐饮食≠无盐
盐是人体必需品,有调节体液平衡,稳定血压,协助神经与肌肉正常运作等重要作用。
一点盐都不摄入会导致低钠血症,血容量不足可能会低血压各个器官灌注不足,不仅会伤害肾脏,人还会出现四肢无力、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血压下降、肌肉痉挛等症状,还会增加心血管等疾病风险。
并且钠离子没办法体内自己生成,每天尿、汗液中还会排泄出一部分盐(钠),所以必须依靠外界补充。
平时饮食很清淡,为什么盐摄入还是超标了?
盐无处不在,稍微不留神就会超标。在日常生活中,除了注意控制看得到的食盐,还要注意食品中的“隐性盐”和钠含量。
控制食盐的摄入其实就是要控制钠离子的摄入。食盐中含有钠,调剂品中也含有钠。
酱油、腌制食品中均含有盐,如20毫升酱油中含盐3克,10克黄酱含盐1.5克。
还有很多吃起来并不觉得咸的食物中,其实都含有不少钠,像常见的薯片、瓜子、香肠、午餐肉、烧鸡等熟食,冷冻食品、罐头食品及方便面等。
此外,味精、番茄酱、甜面酱等,也是“含钠大户”。
因此肾脏病患者要注意标签上的钠含量,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,如果吃了,一定要注意减少饭菜中的盐摄入量。
养成查看食物营养成分表的习惯:
400mg钠大约相当于1g食盐。
比如十小块小苏打饼干(32g),成分显示含钠270mg即约0.68g盐进入体内了;100g蛋糕表示含钠约为67.8mg。
以上这些都是日常的“隐性盐”。
限盐饮食的小技巧 1.多吃新鲜食物,少吃加工食品。 2.做菜的时候少放酱油,可以选择葱、姜、蒜等新鲜配料进行调味。 3.有的菜中自带盐,如我们常吃的芹菜,炒这些菜可以少放或者不放盐。 4.放了调味品,盐就要少放。 5.拒绝所有腌制食品、酱菜和含盐的小吃,注意食物标签上的含钠量。 6.食用罐头食品,应先沥掉盐水,再用清水浸几次除掉盐分后再烹煮。 7.可适当采用酸味、甜味等调味品替代咸味。
8.避免使用低钠盐,低钠盐的口感和普通的食盐一样,原因是使用氯化钾来代替氯化钠,低钠盐虽然减少了钠的摄入,却增加了钾的摄入,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排泄钾的能力减低,会发生高钾血症,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要选择低钠盐。
下一篇:保护肾残余功能有多重要?